【最美机关人】致敬青春丨马杰: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文章来源: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22-10-18    浏览次数:394

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22年“全国'两红两优'”名单,其中,兵团2个团组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3个团组织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4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他们当中,有的在抗击疫情中冲锋在前、守护健康,有的在祖国边疆献身国防、捍卫和平,有的扎根西部奉献青春、付出大爱,有的在农村广阔舞台挥洒汗水、助力振兴,有的在三尺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出新时代共青团的好样子。

近期,我们将为大家持续推送兵团优秀团组织和优秀青年,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发扬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以优异青春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石河子大学团委实践部部长马杰。

马杰,石河子大学团委实践部部长。始于初心,源于热爱,忠于坚守,15年共青团之路,从团委助理到校团委实践部部长,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8年共青团干之旅,从思想引领、服务青年到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与青年同心同向同行;守正创新,寻访沙海老兵,例举脱贫攻坚,助力疫情防控,用青年话语讲党史,分析民情结合点、受众共鸣点,精心打造“宣讲+”模式,组织专题宣讲37场,受众9000余人。

一步一个脚印,寻求思想引领的“钥匙”

“你们讲的太好了,把我们的心声都讲出来了,一生守疆,子孙守疆,世代守疆。过去,地窝子我们睡过,涝坝水我们喝过,都不觉得苦,都本着一个初心,就是跟党走,听党话,把新疆、兵团建设好。”这是在第三师51团十二连的老兵听完石河子大学生宣讲团的讲述,湿润着眼角,紧紧握着马杰的手说道。这是党史学习教育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宣讲团”众场宣讲中的一个缩影。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如何让党史故事入脑入心入行?如何让青年学生讲好党史?如何向“上”着眼,向“下”扎根,向“内”发力?这都是组建宣讲团时马杰反复思考的内容。紧紧围绕“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的主题,梳理工作思路,遴选骨干成员,邀请兵团“党史宣讲团”成员担任指导教师,一遍遍学习观看微党课、党史纪录片、红色电影,前往军垦博物馆、走访老兵,获取历史资料、视频影像、革命文物图片等内容,编写兵团故事脚本,反复设计宣讲方案。结合校内师生和团场连队干部职工群众等不同群体特点,分析民情结合点、受众共鸣点,精心打造“宣讲+”模式,用“党史小故事”讲述“爱国爱党”大道理,通过朗诵、音诗画等形式,辅以视频、图片等载体,将宣讲送到群众身边,累计宣讲37场,受众9000余人。

“宣讲+入户”,让党史宣讲“接地气”,走进兵团第三师、第十四师,例举脱贫攻坚奋进奖买赛地·吐送、创新奖张永安等人物事迹,讲述党的百年历程,引起群众情感共鸣。“宣讲+文艺”,让党史宣讲“有声色”,精心组织编排,通过情景剧等形式,结合党史故事、国家发展、兵团精神等板块,排演出《五四青年》《红色家书》《兵团精神》《新时代十三话》等10余个作品,故事化阐释、舞台化呈现,让党史学习教育以新颖灵活的方式走入青年大学生。“宣讲+故事”,让党史宣讲“感人心”。

走访聆听“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与他的老伴刘景好讲述革命故事;与拥有69年党龄,曾三次请战抗美援朝,终于奔赴朝鲜战场的老兵张彪重温入党誓词,在人物中学习,在故事中启发,在典型中宣讲,在感动中传播,声情并茂讲好山东女兵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第一代“军垦母亲”、沙海老兵弃小家舍大家将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故事。

感动学生的同时传递力量,马杰始终致力于做好每一场宣讲,讲好一个故事,用青年话语讲好党的故事、兵团故事、石大故事,将党史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身边的历史”

一心一意付出,萃取志愿服务的“良方”

“马老师,谢谢您的指导和帮助,我现在已经开始支教了,各方面都挺好的,不要担心”。每年的9月份,马杰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2010年大学毕业的马杰,毅然放弃高薪的择业机会,成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因为懂得,所以付出,因为感恩,所以坚守。这一年的经历在她心中播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始终致力于志愿服务项目的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研究。

专职从事共青团工作后,开设志愿服务沙龙,引导校内志愿者组织品牌化运营,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共计孵化志愿服务项目16项;连续3年选送优秀项目参加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5项;连续4年负责学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工作,共计招募志愿者152人;个人的研支团经历也影响了48名学生先后加入研支团队伍,连续3年负责高校科学营、暑期同心营以及校内各项大型会议志愿服务相关工作,顺利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马杰姐,我现在是我们单位的礼仪骨干啦,大小会议都是我负责的”。这是1名毕业的学生与马杰的沟通交流,工作8年,共培养1万余名志愿者,真诚付出,用心服务,与学生一同在志愿服务中学习、收获与成长。

一点一滴攻关,打开社会实践的“锦囊”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每年的6月,兵团南北疆团场都有马杰的身影,了解团场的需求,总结摸索了“按需设项、按项组团、精准对接、共同受益”的社会实践项目对接模式,确保当地有需求、学校有项目、实践有成效。“马老师,你们去年做的彩绘街道太好了,能不能给我们团场也做一个?马老师,能不能邀请医学院的学生给我们讲讲疫情防控?”义诊、义护、义教、义宣、义工,通过各种方式,精准对接,把实践做实,做细,做到群众的心里。

近3年,马杰整体设计了学校“石大学子走兵团”“新疆学子百村行”“万名大学生服务家乡计划”,共组建668支社会实践团队、8000余名师生参与。学校连续3年获评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53个集体和132名师生获兵团级及以上奖项,签约创建社会实践基地13个,受到团中央、人民网、中青网等多家媒体关注,累计发布新闻732篇。

“马杰姐,我现在是团委书记了,谢谢您4年的指导和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她带的学生如今也都走上了共青团的岗位,用青春陪伴青春,用已知探索未知,用未知的美好激励当下,用理想的力量影响现实,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她将共青团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与梦想,在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努力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来源:青春兵团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C27ztdXUQjf878wZCqidQ


最新更新